现代人推荐书法时,经常提到一个词语——字如其人,简单来说,通过一个人的字迹,可知其人品、德行,譬如正直勇猛的将军,字迹刚毅,饱含正气,而奸佞小人的作品,则媚俗、轻浮,丑态尽显。
图片
回归艺术层面,这一观念是错误的,首先值得肯定的是,人在不同情绪,所写字迹风格不同,但是它跟德行无关,正确的书法鉴赏,处在客观,分析笔法、章法、结体、意韵等,以人论书,错误至极。
图片
就像明朝,上海一位“大恶霸”董其昌,他的书法仙气飘飘,3代皇帝视为“传家宝”,然而民间传闻,他欺男霸女,无恶不作,激起了民愤,引起“民抄董宦”一事,当然上述恶事,没有史册记载。
图片
专家推测,这极有可能是,他惹恼勋贵后的抹黑,了解完生平,我们言归正传,继续看书法,董其昌18岁之前,并不善书,甚至18岁那年,参加松江府会试,因书法差劲,屈居第2名。
图片
自此之后,董其昌日日刻苦,勤奋练字,从颜真卿《多宝塔》入手,慢慢深入虞世南、王羲之、钟繇、米芾等人,融合诸朝精髓于一体,为了掌握最精准的笔法,他还去项元汴的府内,任职馆师。
图片
项元汴乃是大藏家,存有诸多古人真迹,董其昌借此优势,得见墨迹,眼界开阔,悟透古法之妙,用笔精到、从容,并且根基稳固后,他还自我创新,开辟“生秀淡墨”之法,写尽书法的虚灵之美。
图片
我们欣赏63 岁写的“董氏行书三赋”——《行书三赋》,即《读书赋》、《梅花赋》、《思田赋》,多用笔尖书写,着墨清淡,势态秀逸,字字飘逸而坚实。
比如“拂”字,左边提手旁的劲力、墨色,颇为凝厚,随着走笔,右半部分,变得偏为瘦劲、清润,2者鲜明对比,极具立体感和节奏韵律,还给人生动妙趣。
图片
董其昌书法的仙灵之气,深得后世推崇,赢得康熙、雍正、乾隆3朝帝王的青睐,尤其是康熙,十分痴迷“董字”,评价曰:“华亭董其昌书法,天姿迥异。其高秀圆润之致,流行于楮墨间,非诸家所能及也。”
图片
启功也说:“熏习于诸家之长,出之自然,不作畸轻畸重之态。其功力之深,不在王觉斯之下也”,董其昌已得王羲之真传,此帖内容浩瀚,笔法完备,非常值得临摹,初步了解古人笔法,利于日后深造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对董其昌《行书三赋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便携经折装,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,与原作毫无二致,见此品如见原作,市面独此一家,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